第三百五十一章 东汉的地域歧视-《重生东汉末年》
第(2/3)页
建武五年(公元29年),河西大将军窦融、武威太守梁统归附东汉,史称窦融附汉,窦融也因此被刘秀任命为凉州牧,位列云台三十二将之一。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使得关西的一大部分领土以和平的方式并入东汉,关西豪族的力量也因此得到保全。
然而,国家虽然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可内部的矛盾却还是依然存在的。刘秀的根本,是中原地区的豪门大族,他也正是靠着中原豪族的力量获得了天下,因此在东汉初年,中原豪族的力量是极其庞大的。而新近投靠的,以窦融为首的西北豪族,其力量也因和平投效的方式得到了保全,又帮助刘秀平定了割据一方的隗嚣,成为东汉一朝的功臣。
一个团队之中,新人与老人之间从来都是矛盾重重的,因为“老人”是原有集团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而“新人”则是要插足利益分润的“入侵者”。因此,西北豪族便成为中原豪族既要对抗,又要合作的对象。
无论在什么朝代,手握军权的人总能得到更多的尊重,东汉自也不例外。以武功起家的西北豪族,手握重兵,家族之中也多是能征惯战的勇将之流,再加上西北羌人素来不服王化,叛乱不断,因此统一后的东汉朝廷便不得不对西北的这些军功豪族着意笼络。通过什么方式来笼络他们呢?和亲便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东汉的诸多外戚之中,较为有名的有大约有四位,分别是窦宪、邓骘、梁冀、何进。当然,最后一位何进虽也是南阳人,却并非名门望族之后,他之所以在后世名声极大,很大程度上也是托了《三国演义》的福,不过这名声并不太好罢了。
而另外三位中,窦宪是大司空窦融曾孙;梁冀的父亲梁商,是九江太守梁统曾孙,《后汉书》中虽称“顺帝之世,梁商称为贤辅”,但因其掌权时,梁氏一族遍布朝中,从而为其子梁冀的专权铺平了道路。
另外一位邓骘,方是中原豪族。邓骘是太傅邓禹之孙,而邓禹则是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是刘秀无可置疑的第一铁杆粉丝。
除此之外,东汉初年还有一位出身西北的外戚,那便是伏波将军马援了。马援的小女儿马氏是汉明帝刘庄的皇后,不过这位马皇后一生以俭朴自奉、不信巫祝、待人和善、约束外家著称,因此马家并未出现像窦融、梁冀这样的跋扈外戚。
以马、窦、梁三家豪族为代表的西北豪族,曾经出过五位皇后,在位时间共约八十年;得势时满门荣华富贵,而一旦败落,则或被诛杀,或被流放。所谓:“任重道悠,利深祸速。”不过至少可以看得出来,西北豪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承包了整个东汉年间的外戚之位,这虽然是东汉朝廷出于笼络西北豪族的目的,不得已而为之,却终是使得朝中形成了一股可以与宦官和中原豪族力量相抗衡的强大势力。
因为西北豪族的暴虐、保守与野蛮,再加上一系列历史原因,使得他们虽极力想要融入进中原豪族的圈子,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排斥。
根据《后汉书皇甫规列传》记载:“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规自以西州豪杰,耻不得与,乃先自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
“输”,罚役也。所谓论输,谓论其罪而输作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