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新时代来临-《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3)页

    其四,我省大规模经济建设,十分仰慕具备宏观筹划能力之参谋人员,周密计划与高效的协调。

    原师、团级指挥机关的参谋军官,精通作战计划、后勤保障与部队管理,若能引入省、市计划委员会及大型工程项目指挥部,

    以其战略眼光和组织才能,必能使我省经济工作如虎添翼,更加科学、高效。

    学生深知此请或显贪多,然汉东舞台广阔,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为此,我省已立下军令状,必倾尽全力,妥善安置每一位前来支援建设的同志:

    住房保障:已在京州、江都及苏北工程沿线,预备首批九千五百套职工宿舍及家属安置房,确保携眷同志能安居乐业

    工资待遇: 转业同志工资标准,一律按同期地方同类岗位最高档执行,并上浮一级。

    对关键技术骨干、带队军官,另设特殊人才岗位津贴。绝不让英雄流血汗,再流眼泪。

    家属安置与子女教育:政府牵头,优先安排随军、随迁家属进入国营厂矿、商店、学校等工作。

    其子女入学,由教育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就近安排至条件最好的学校。

    职业发展:省委已建立技术等级与行政晋升双通道,对贡献突出者,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使用。

    同时,将与各大学院合作,开设干部夜校与管理培训班,助其顺利完成从战场到市场的转型。

    学生更深思一长策,名曰 “平战结合,寓军于民”。

    此批转业同志,皆为我军精锐。

    他们成建制转入地方关键岗位,不仅服务于当下建设,更可成为一支隐形的国防后备力量。

    其专业技能如运输、工程、通讯、机械维修与严密组织,平时是经济建设的突击队,一旦国家有需,

    即可凭借其熟悉地方情况、掌握关键设施的优势,迅速转化为支前保障、要地防空、后勤支援的骨干,

    真正做到 “藏兵于民,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此点对于地处东部沿海、战略位置重要的汉东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亦是学生坚持请求尽可能保留技术兵种建制转入的深层考量。

    学生昔日在您麾下学习为将之道,今日在地方,亦时刻铭记您教导的“大局为重、勇于担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