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啊,结束了小农经济,合作社统一种植,那办了几年的集市、庙会是不是也得停了? 乡亲们买个针头线脑、换点土布山货,上哪儿去?” “手工业改造也一样,那些走街串巷的篾匠、铁匠,怎么把他们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后,生产的东西卖给谁?” “最头疼的是,要是乡村抵触,要有不愿入社,怎么办?” 各种现实的、琐碎的、却关乎千百万人生活的问题被抛了出来,像一团乱麻,缠绕在每位与会者的心头。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一直沉默倾听、只在笔记本上偶尔记录几笔的陈朝阳。 周明光也看向他:“朝阳同志,你去年在工业改造上打了头阵,积累了经验。 对于当前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如何避免出现过激偏差,你有什么想法?” 陈朝阳合上笔记本,抬起眼,他的目光平静,仿佛早已思考过无数遍。 “同志们提出的问题,都很现实,也很关键,这说明大家都不是在空谈政策,而是在真心为汉东的稳定和发展考量。 我先谈谈如何避免过激,尤其是在对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工作中。” “第一,对资本家,要‘分类施策,给出路’。 我们不能把他们简单看成敌人。 对于爱国守法、愿意配合的,比如之前为我们提供过机器零部件的那几位老板,合营后可以给予适当的职位和股权,让他们有参与感,有归属感,这是‘利用、限制、改造’中的‘利用’。 对于心存疑虑、消极观望的,要耐心工作,算清政策账、经济账。 而对于极少数顽固抗拒、甚至破坏生产的,则要依法坚决打击。 这项工作,我建议由孙亚军省长牵头,工业厅、商业厅、工会和工商联共同组成工作组,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报省委批准。 核心是,既要改变所有制,又要保护好、利用好现有的生产力和管理经验,绝不能搞成一刀切的‘共产风’。 核心只有一个安全落地,不出差错。”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 “第二,对农村,必须坚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底线。” 他目光扫过农业常委赵德厚,“乡亲们最实在,他们信的是看得见的好处。 我们要做的,不是靠行政命令去‘推’,而是要用成功的榜样去‘引’。 第(2/3)页